自己關注這個活動大概也有幾個月了,忘記自己是從哪裡知道的
不過這個計畫源自於英國,主要是希望幫助街友可以自力更生
真心覺得這樣的計畫非常的有意義,不僅僅可以幫助他們
更可以從他們的角度出發,重新看見不一樣的世界
一切的開始,就從台中車站說起吧
今天的導覽員是小梅姐,手上拿著著是一張張舊照片
不時介紹每個地方還會翻翻這些舊照片,跟我們講述當時的情況
台中車站保留了原來的辰野式風格,中間的尖塔原本真的是有懸掛時鐘
是後來才改成台鐵的標誌,大叔我依稀記得小時候真的有看過時鐘
以前的車站多為軍人的交通往來點,所以小梅姐對於車站最深刻的印象就是軍人了
小梅姐考題1 : 猜猜這個平台要做什麼用?
破梗解答 : 這個是小朋友的洗手台
因為考慮到車站不只會有大人來,也會有小朋友,所以採用這樣子的設計
只是現在洗手台被拆除後,就看不出來原貌了
台中火車站內的國寶師傅,在車站服務超過六十年
據小梅姐說黃師傅這六十年來風雨無阻,天天都會待在車站這裡服務
當天黃師傅也分享了一些他的行善事蹟
可惜的是新車站啟用後,因為沒有標到地方,所以他就要退休了
第二站 : 宮原眼科
這個幾乎是台中導覽必備的地方,大家應該都已經耳熟能詳了
從前一位宮原醫生的診所,然後又是台中衛生所
後來被日出集團保留下來後重新翻修,變成著名景點
小梅姐說,她曾經在這邊當過護士,除了醫院外,這裡的走廊每天都是滿滿的報紙等待送出
小梅姐考題2 : 門把上的100 和 120 有什麼意思嗎?
破梗解答 : 進入門口的100,是因為宮原眼科開幕那一年剛好是100年
而出來門口的120,是希望每一個離開的賓客都是呷百二
從一個小小的地方就能看見設計者與經營者的用心
小梅姐也有特地提到這口井,因為以前的井都是在家門外,也就是大家共用的井
但是宮原眼科的這口井在房子裡面,就足以證明當初宮原先生一定是非常有錢
而現在宮原眼科則是將這一口井變成公益計畫
小梅姐考題3 : 地上有螞蟻的圖案,算一算一共有十隻,為什麼不是八或十二隻?
破梗解答 : 因為螞蟻的日文發音是念成 ARI,數字十的發音是 ATO
所以加起來就是阿里阿豆,跟日文的謝謝是同音
第三站 : 中山綠橋
舊名是新盛橋,因為以前的綠川是新盛川
小梅姐考題4 : 中山綠橋下面有一朵花,看得出來是什麼花嗎?
破梗解答 : 是櫻花,因為當時候是日本人修建此橋,所以上面是日本的國花
綠川裡還可以見到一些藝術品,偶爾還會看到一些動物停留在上面
因為現在的橋已經過部分整修,所以並不完全是當時的橋
在這理寫著民國前十三年竣立,但小梅姐說根據明治41年換算,應該是民國前三年
至於到底真實性如何,我想就留待學者去討論吧
第四站 : 千越百貨
小梅姐對這裡有非常多的印象,以前會來這裡逛,買東西
在當時最流行最熱鬧的地方就在這裡,隨著小梅姐的述說
似乎可以看見當時候熱鬧的景象
只是今非昔比,因為一場大火後,這裡只剩下破敗的建築本體了
第五站 : 電子街
宅宅們一定會認識的地方,早期買3C電子零件必來的地方
只是隨著鬧區的轉移,現在這裡已經沒落了,但是還是有許多店家留在這裡
傳說中的帥哥店也在這裡,以前我還來過五六次呢
在這裡就開始可以見到小梅姐的厲害,紅豆攤的老闆彷彿跟小梅姐就是舊識
一見面就非常熱情的打招呼,老闆在這邊擺攤也幾十年,賣的東西就是紅豆餅和麵煎嗲
接著往前走就是傳說中的陳沙茶火鍋,在台中美食圈裡小有名氣,沒有排隊可能很難吃到
今天剛好遇到火鍋陳師傅,老闆非常的熱情至極
不僅僅跟我們分享他的想法,還熱情的邀我們拍照,最後竟然還來個有獎徵答
簡直就是讓大叔我非常的驚訝,這個絕對不是set好的
因為小梅姐邊走也邊說,今天不知道老闆有沒有在家
沿路上也會經過這一家 後引日本料理,當時候也是美食之一
小梅姐說,她以前也會跟父母來這裡吃,雖然大家都知道這裡的排骨飯是招牌
但小梅姐有說,這裡有一道隱藏菜單非常好吃,日文是@!#$%^ ( 因為根本聽不懂XDDD )
是要用新鮮的海鮮下去裹粉炸過,但因為工序複雜所以沒有出現在菜單上
只是小梅姐也不知道中文是什麼,所以也無從查起
只不過這裡還保留著當時候日式建築的樣子,可以想像在當時候這裡一定是高級餐廳
第六站 : 東協廣場
舊名是一廣,因為今天剛好遇到開齋節的第一個假日,所以人超多
也因為東南亞移工多在這邊,所以在今年就改名成東協廣場
這裡對於我的記憶就是MTV,小時候就跟同學搭火車來玩,第一個認識的肯定就是它了
小梅姐也說,那個金字塔原本有,後來被拿掉之後又蓋回來
是希望東協廣場能夠恢復之前的繁華面貌
而之後這裡也會有綠川掀蓋的工程,想必到時候的面貌又會更不一樣吧
第七站 : 豐中戲院
第八站 : 青草街
在前往青草街的途中,小梅姐特地跟我們介紹菜刀王
因為小梅姐曾經在這裡當過會計,家裡的菜刀也都是這裡的
菜刀上還刻有菜刀王三個字,來跟仿冒品做出區隔
跟著旗子我們就走進來青草街了,很奇妙的在十字路口的中間擺了一個盆栽
小梅姐說是因為十字路口危險,擺上盆栽,大家經過這裡就會減速下來
就是一種平安的概念
青草街上有許多看起來都是老店的店面
小梅姐今天帶我們到這一家百草店來喝涼的,順便聽聽老闆的故事分享
離開青草街後,途中經過這個丸文食品也是小梅姐口中實在的店家
青草街出來之後,也還是看得到辰野建築風格
接著走進繼光街,小梅姐說這邊以前都是布行
她以前也會來這邊買布,現在依舊還是看得到幾家非常傳統的布行
旁邊的幸發亭蜜豆冰和台灣大道的幸發亭也都是傳統冰品
第九站 : 忘了XDDD 應該是某某戲院或百貨
但是這裡我顧著想要拍照,完全忘記這裡
第十站 : 中區再生基地
這一棟原本是第一銀行,我記得上一次參加小旅行也有講到這一棟
這裡就是今天最後的一個點
從旁邊的小門上來之後,就會進到中區再生基地
老實說雖然我知道中區再生基地很久了,但是從來沒有機會上來
整個活動會在這邊有一個簡短的Q&A和問券,然後就會解散
既然來就四處逛逛吧,這裡有一道我覺得很厲害的木門
除了舊照片之外,這裡也有很多建築模型
其實我覺得整個活動最讓我印象深刻的,就是小梅姐帶我們走過地下道
邊哼著舊時的歌謠,彷彿就回到了那個年代當時的光景
還有每每經過一處,店家與小梅姐熟識的打招呼
這些代表了溫暖,也代表著台灣人的特性
只可惜我沒能錄下來那個歌謠,如果有機會一定要再請小梅姐哼一次
如果對這個活動也有興趣,歡迎來參加隱者地圖
讓街頭浪人帶你走一遭你不認識的台中
隱者地圖
Facebook 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hellocorner